(翟凤勇/文 刘竞/图)10月17日下午,民革哈工大支部在哈工大行政楼419会议室召开以“同心协力基地”建设为主题的研讨会。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省委主委何小平、哈工大党委常务副书记熊四皓、民革省委秘书长袁伟东出席会议。
民革哈工大支部主委、哈工大生物工程中心主任杨谦教授介绍“同心协力基地”建设情况和遇到的困难问题。该基地由中共省委统战部于今年7月授予,由民革黑龙江省委、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质保藏和研究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将哈尔滨市双城五家金满农家旅游果蔬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帮建对象。利用生物技术,将农村污染环境的牛粪进行有机肥转化,一方面直接促进了绿色农业建设,同时,对农村养殖带来的粪便环境污染也有了根本的改观,充分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谈到田园农耕,人们往往容易浮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画面,殊不知农业生产在天气和自然条件面前,充满了脆弱性。听完绿色基地企业总经理于士力对风灾破坏情况的介绍,大家从政府灾害救急补贴、通讯宽带设施进村、复合树种挡风墙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同时,对企业精细化生产和经营问题,从经济管理、农业技术、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等角度进行了充分讨论。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绿色农业的话题方兴未艾,工业技术的相关研究话题又接着展开。朴松昊老师介绍了他们的“多智能体机器人研究中心”情况,特别谈到了服务机器人和机器人舞蹈等方面的成果,科技和艺术的精彩结合令人激动;董泽蛟老师介绍了谭忆秋教授团队在道路方面研究的成果,特别介绍了“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路面主动融冰化雪技术”方面的科研进展和实际应用情况,令人印象深刻。
听完哈工大三位民革党员的学术成果介绍,何小平发表了讲话。他认为,这些成果不仅从科技角度处于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在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产学研进一步持续深化方面,这些工作也具有广阔的前景和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他勉励哈工大民革各位成员要兼顾“本职工作和社会责任”,并加强哈工大民革和其他院校民主党派之间的学术交流。
熊四皓代表学校感谢何小平副主席对哈工大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他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哈工大在人才方面的优势,促进产学研工作的持续深入,做好“同心协力基地建设”,使之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并把这些工作和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及国家的“中国梦”愿景相结合。
会议由统战部部长张淑娣主持。14位哈工大民革支部党员出席座谈会。
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省委主委何小平
哈工大党委常务副书记熊四皓
民革哈工大支部主委、哈工大生物工程中心主任杨谦教授
董泽蛟老师
朴松昊老师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