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宗全和他的“微型非典隔离监护室”

发布时间:2015-08-06浏览次数:831来源:

        背景资料:据《人民日报》2003年4月21日(第二版)报道,2003年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就“非典”巨型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我国“非典”病毒疫情。报道指出,截至4月18日,我国内地已有临床诊断病例1 807人(含死亡79人),其中医护人员占总病例四分之左右。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宗全看到此消息后,心情非常沉痛,于当晚便组织课题组成员就我国“非典” 疫情的控制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他提出:“为抗击‘非典’,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国的医疗工作者,我们工科院校的科技工作者面对当前的‘非典’ 疫情不能等待,要发挥工科院校科技工作着的优势,在国难当头是进我们科技工作者应尽的义务,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想方设法解决目前我国的重大社会问题。”他连夜组织课题组有关成员对如何防止“非典”疫情的蔓延与传播问题进行方案论证。根据我国国情与目前的医疗条件,提出了要尽快进行低成本的“微型非典隔离监护室”研制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当晚就开始了“微型非典隔离监护室”的方案图纸设计,并于4月23日开始进行加工制造,4月26研制出“微型非典隔离监护室”样件。5月13日,在感染非典病毒的病员中,医护人员比例最高。4月21日,邓宗全提出,为抗击非典,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国医疗工作者,我们工科院校的科技工作者不能等待,要发挥工科院校科技工作者的优势,在国难当头时尽我们科技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当晚,由他任负责人的“微型非典隔离监护室”课题组成立。4月23日,设计出图纸并开始加工制造。4月26日,样机问世。5月1日和5月13日,“微型非典隔离监护室”通过国家科技部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论证,被认为“改隔离监护室对于疫情初发阶段,病员较少时有重要意义,可防治医院内部感染,对一线医护人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疫情高发时,哈工大已向北京、温州、长春和哈尔滨等地医疗单位捐赠30台。

        “微型非典隔离监护室”问世一个月后,当全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日新增病例降至个位数时,熬红双眼、沙哑嗓音的邓宗全接受了采访(下简称访、谈)。

        访:邓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挤出时间接受抗非典以来第一次专访。据了解,自研制出“微型非典隔离监护室”(以下简称“非典”隔离室)以来,您已谢绝了不少媒体的采访。当遇到科研难题时,作为科技工作者首先想到的,就应是如何拿起科学的武器与之抗衡

        谈:是的,这是第一次接受专访。我们的职责就是科学研究工作,前一段由于时间紧迫,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我在这里对他们深表歉意。我觉得,对搞科技工作的人来说,这种事是很平常的事,是正常的科研活动。当看到国家公布的“非典”疫情表中有那么多的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治疗时染上“非典”病毒,甚至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起来,我们深感痛心与不安。国家培养我们这么多年,我们必须担负起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我们科技工作着应尽的一份义务。每一个科技工作者都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愿望,大家也都看见了,在全国遭遇“非典”疫情的非常时期,许许多多科技工作者都紧急行动起来了,并取得了许多科学研究成果,我们所做的,仅仅是众多研究工作中的一例。

        访:面对突如其来的亟待解决的“非典”预防与控制这个重大难题,你们迅速行动,仅用5天时间,就设计制造出“非典”隔离室,这种决策和行动的灵感源于什么,隔离室的技术机理是怎样的?

        谈:可以说,社会的急需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动力与支撑点,平时的知识储备与积累是我们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源泉。国难当头,疫情如火情,面对疫情的扩散,不快速做出反应、快速做出决策与行动就会贻误战机。“非典”有很大的传染性,在对它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时,只能是以预防和控制为主,我们应发挥工科院校优势,在预防和控制上寻找突破口。

        访:面对“非典”,很多人都经历过恐慌,承受过压力。可以想像,你们在研制、特别是到疫区和救治医院现场安装过程中,一定面对过很多压力,你们是如何承受这些压力的?

        谈:确实承担不少压力。第一个压力是如何尽快将其送到防护一线进行应用。国防科工委、国家“863”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级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对此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第二个压力是来自技术研究方面。带项目虽然是在应急状态下研制的,也要在技术上和应用上站得住脚,经得起实验检验。来自图纸设计出来后的产业化开发。4月26日,样机研制出来后,我们曾和有关单位和网站联系,想尽快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送到防护一线,然而一些单位和网站都没反应。专家论证和实验检验,要代表哈工大科研水平。第三个压力,来自送样机到疫区(北京)、到发热病房现场安装,课题组成员随时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在这方面,课题组的成员们又表现出了一种为社会、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在关键时刻没有一个退缩的,都争先恐后去最危险的地方工作。我也为我们课题组成员们的这种无畏精神而感到自豪,但我仍十分担心课题组成员被染上“非典”病毒,给同志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所以,每次我都会同课题组成员们一起并肩工作在最危险的第一线,尽最大的可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访:课题组由哪些人组成,他们在研制和安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何,他们是否犹豫彷徨过,您怎样评价他们?

        谈:我们课题组主要由11 位老中青结合的教师、技工及所带的2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组成,其中年龄最大的7 3岁,最小的21岁。我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特种机器人技术、月球表面巡游乘技术。主要参与“非典”隔离室项目研究工作的教师5人、技工3 人、博士研究生2人。在本项目研制和安装过程中,全体成员都尽职尽责从没犹豫、彷徨与退却。70多岁的陈明教授不顾孜孜的身体和大家共同也站,20多岁的博士研究生郝广平、毕贞法同学常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直工作在最艰苦、最危险的环境中。其他几位也都从无怨言的坚守自己的岗位,勤勤恳恳地工作,充分表现出团结合作的精神,使本项目的实施得到了保证。在非常时期,在最艰苦的日子里,在最危险的环境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课题组成员都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严谨务实,同舟共济,真正体现了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表现出了连续作战的精神和能力,它们是我最可爱的战友,我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

        访:科技要创新,科研无坦路。在“非典”隔离室的研制过程中,您觉得最难解决、最关键或最有创新性的研究有哪些?

        谈: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有效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信息和相当的敏感性,才能保证科技创新成果的创新性。“非典”隔离室采用气体定向流动设计,并对流出携有病毒的气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后再排入大气中,用高温对气体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在国内是一项创新性研究工作,解决大风量的噪声,保持气体高温将病毒减活或杀灭等是关键性问题。目前我们研制出的“非典”隔离室,除可用于解决当前抗“非典” 燃眉之急外,还考虑了用于常态下的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访: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中国的政府管理、经济发展和公众行为等都带来很多影响,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丰富的实践会带给人们许多思考。一个多月的日月兼程,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想必您一定有许多体会吧。

        谈:体会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其一,领导的支持是保障。在我们研制过程中,得到国防科工委等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黑龙江省各级领导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领导们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项目研制初期,哈攻打党委书记李省、校长王树国等学校领导非常支持此项目的研制工作,及时将此事上报国防科工委,在关键时刻,在关乎社会重大问题时,给科研人员提供了财力的支持和保证,表现出哈尔滨工业大学领导的高度社会责任感。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省长张左已等省市领导也动大使查,并给予支持。国防科工委张云川主任、张华祝副主任亲自过问此项目研制工作,并迅速将此事上报国务院,吴怡副总理也对此项目做出了重要批示。全国防“非典”指挥部、省卫生厅、长春市等还发来了感谢信。这些都有效都极大地鼓舞着课题组人员不怕困难、知难而进,敢于胜利的勇气和信心。其二,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是科技工作者应具备的首要素质。科技工作者要注意创新敏锐性的培养,要关注社会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迅速从科技、经济和社会领域中发现新问题,抓住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重要选题,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另外,在人才培养中,应始终把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摆到重要位置。

        不到两个小时的访谈曾几次被一个个电话打断,学院行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方方面面的事,让我们不好意思多占他的时间。从上面的访谈中,我依稀感知到了的是一个科技工作着的情操,触摸到了的是一个科技工作着的社会责任感,领略到了的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创新务实、科学严谨的素养。“非典”隔离室的研制充分体现出邓宗权教授的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的追求与理念。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在他身上,不正体现出科技工作者群体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忘我工作、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