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20余位经管领域专家学者汇聚哈尔滨,重点研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相关问题。研究表明,我省营商环境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对外开放深入、区域战略基本形成等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有利因素正在积累,应抓住机遇,从量变中寻求质变突破。
研讨会由重点项目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于渤主持。会议上7位专家作了会议报告,20余位课题组成员围绕报告内容进行了研讨。
东北大学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教授为黑龙江振兴工作提出了调整预期,建议黑龙江分阶段考虑工作重点,抓住机遇、从量变中寻求突破,与区域结构相结合、区别性的建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包国宪教授认为黑龙江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力是政府创新。在体制创新方面,应理顺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创新商事管理体制;在机制创新方面,应创新政府监管机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重点项目落实保障机制;在政策创新方面,应创新人才政策、税收政策和投融资政策等。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宗军教授提出黑龙江经济的振兴,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重要任务。要重塑黑龙江的发展优势,需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创新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应实施精准策略,贴合黑龙江的天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吉林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赵树宽教授从企业家精神与个人价值实现和市场竞争压力两个方面对东北企业创新动力进行了分析,为完善黑龙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刚认为提升对口合作层次是实施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东教授深度解读了黑龙江经济振兴的三个关键词“振兴”、“发展”和“创新”,指出黑龙江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并从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和外力五个维度提出了黑龙江创新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于渤教授认为构建黑龙江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就是打破现有的固化区域、产业、项目的概念,用创新的思维构建黑龙江区域发展新模式。于渤教授还从加快培育黑龙江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发挥哈尔滨新区在技术创新上牵引和辐射作用等方面为构建创新驱动黑龙江发展振兴的新格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转自黑龙江日报,原作者:衣春翔 汪思维